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服务 > 实用技术

地膜花生—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文章来源:浏览量:发表时间:2013-03-11作者:王明辉
字体大小:【    】

  技术概述:随着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减少,如何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率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地膜花生3月中下旬播种,7月底收获;青贮玉米7月底到8月初播种,11月上旬收获,从而实现了地膜花生—青贮玉米套种。本栽培技术具有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整体效益、便于机械化操作和改良土壤三大优点,在鄂东地区已有大面积推广。

  技术要点:

  1、精细整地、选用良种。选用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整地要达到土细厢平,无杂物,开好排水沟。花生选用生育期较短、产量较高、抗病性好的品种;剥壳前抢晴晒果,选用饱满种子。青贮玉米应选用抗病性好、抗倒伏品种。

  2、施好底肥、巧追肥。地膜花生要求一次性施足底肥,一般掌握在每亩施土渣肥30-50担,碳铵20-30kg,过磷酸钙30kg,钾肥20kg,硼砂1kg。青贮玉米播种前,施复合肥50kg/亩;6片叶时,亩追施尿素10kg,大喇叭口期亩施入尿素30kg。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地膜花生一般在土温15℃以上(3月20日左右)即可播种。播种前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杀虫剂进行拌种,如优拌(25%吡虫啉)或30%毒死蜱悬浮剂。花生密度以2万苗/亩(每穴播两粒)为宜。青贮玉米7月底至8月初播种,以4500株为宜。

  4、加强田间管理。(一)地膜花生:播种后用金都尔或拉索均匀喷洒厢面和厢边,用0.004毫米超微地膜紧贴厢面拉紧铺平,四周用泥土压实。及时防治病虫害,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有效防治叶斑病;疮痂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100-150毫升,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二)青贮玉米:未露苗前喷施乙草胺,4叶时及时定苗,去弱留强留苗均匀,结合株间松土,拔除杂草。苗期地老虎、蚜虫早期危害幼苗,用菊脂类农药防治。后期若玉米螟危害严重用甲维盐喷施防治。

  5、适时收获。花生7月底收获,青贮玉米11月上旬收获。花生植株上部叶片变黄,中下部叶片由绿转黄并逐渐脱落,杆变黄,多数荚果变硬、网纹清晰、籽仁饱满时收获。青贮玉米达到乳熟期至蜡熟期时即可收获。

  适宜区域:长江中游畜牧业集中生产区。

  注意事项:1、花生播种不宜过早过深,低温多雨易烂苗缺株。2、青贮玉米播深5cm;出现缺水症状时及时灌溉,尤其是大喇叭口期。3、使用农药不易过量,以免对花生和下茬作物产生较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