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服务 > 实用技术

棉花抗灾减灾技术措施

文章来源:棉花所浏览量:发表时间:2017-07-03作者:李蔚
字体大小:【    】

 
6月下旬末以来,我市出现了中到大雨天气,造成棉田积水,发生渍涝灾害。为了降低大雨等灾害天气对棉花生产的危害,建议棉农从以下几个方面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减轻灾害损失。
一、及时清理“三沟”,抢排棉田积水
棉田积水,易造成棉花根系缺氧、呼吸不畅、生理机能紊乱,导致棉苗蔫萎或死亡。为使棉花尽快恢复生机,减少蕾花铃的脱落,要及时清理三沟,排出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和发育。地势低、涝害重的地区,须突击排水,以加快排水速度。
二、及时扶理倒伏棉株,搞好壅土护根
大雨过后,对受淹的棉苗,水退后及时用喷雾器喷清水洗苗清污;对因受洪水冲刷或大风而倒伏棉株,在棉田土壤不干不湿时,抓紧时间扶理棉株,注意要轻扶,巧扶,顺行扶,尽量减少拉断根系,促进棉花恢复生长。扶理好倒伏棉株后要抢墒及时松土壅根护根,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棉苗恢复生长。
三、抢施叶面肥,补施恢复肥、重施花铃肥
大雨过后,棉花根系受损,生理机能下降,吸收能力不足,要及时补施叶面肥满足棉花恢复生长的营养需要。雨停及时喷施叶面肥,每三至五天喷一次,叶面喷肥可用“喷施宝”或者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可有效地提高棉株的生理活力和光合能力。大雨过后,在棉花萎蔫消除、根系吸肥能力恢复后及时施恢复肥,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棉花到开花期的要重施花铃肥,以开塘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四、科学防治病虫草害
大雨过后,田间湿度大,加重棉花枯黄萎病发生,要加强喷药防治和补施钾肥。阴雨天,既有利于盲蝽蟓的发生和危害,又不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盲蝽蟓转移性强,喜欢在潮湿环境,要抓雨住间隙的清晨和傍晚选用农药进行防治,做到成片棉田统防统治。7月中下要加强棉铃虫的防治。晴天要及时除草。
五、因苗化控
多雨易形成棉苗水发旺长,造成棉铃大量脱落,要加强化学调控,根据苗情长势,亩喷缩节胺1-2克。对于受渍害滞长的弱棉苗,喷施802等营养促进型生长调节剂促进棉苗快速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