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
黄冈人民市政府
简体
繁体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1
2
3
4
导航
首页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院所简介
领导班子
研究机构
行管科室
农科要闻
农科要闻
媒体聚焦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技服务站
科技服务
科技推广
科普教育
实用技术
三农资讯
人才队伍
创新团队
党建文化
党的建设
群团建设
农科文化
专题专栏
科技赋能“510"工程
"五五"工程
信息公开
通知公告
招聘信息
政策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
实用技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鄂东大别山道地药材生产建议
文章来源: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0-03-04
作者:王明辉、夏振洲
字体大小:
【
大
中
小
】
当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健康和生产活动受到了极大影响。湖北是全国疫情重点地区,黄冈是湖北疫情重点区。此次疫情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也被全面推广实施。鄂东大别山中药材,蕲艾、茯苓、苍术、菊花、射干都是防治新冠肺炎药方用药。立春以后,气温回暖,雨水渐多,正是中药材生产和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抓好鄂东大别山道地药材田间管理及春季中药材种植,确保中药材布局不变、规模不减、质量不降、时间不误,有序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上台阶。湖北省中药材创新团队鄂东大别山试验站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新冠肺炎期间对鄂东大别山中药材的影响。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大别山道地药材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蕲艾、天麻、苍术、黄精等道地药材田间种苗定植
;
影响蕲艾、夏枯草、射干等多年生药材春季田间管理;影响中药材相关生产物资的备耕生产,且部分中药材涨价导致种子种苗等生产成本增加
;
对产业发展影响较大,贻误最佳生产时机,很可能影响当年药材质量,人工成本。
二,确保安全防护,抢时抓紧恢复生产
1、对生产工作者要求
生产工作者,包括下田的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必须是健康的,身体不适或居家隔离者杜绝外出,生产工作者需备好消毒用品,口罩、洗手液、手套等。下田前对农具进行消毒,结束后农具再次消毒洗手,全程戴口罩,各工作参与者间应保持两米以上距离。
2、生产要求
抢抓育苗。当前是射干、白前(2、3月份育苗),白及育苗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就要耽误一年。
射干疫苗技术:射干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25
℃
。当年种子播种的,应在3~4月初播种育苗,播种前种子用45-50
℃
温水泡24小时,播种地按照行距15cm,左右开5cm浅沟,均匀将种子撒入沟内,覆土,播种后盖上稻草,保温保湿。15天左右出苗,出苗后揭去盖草,拔除密苗、弱苗,进行定苗。
白前育苗技术:种子育苗时按照1.2m做畦,行距15cm,开2cm浅沟,将种子与三倍的细沙拌匀撒于沟内,覆土盖过种子,亩种子用量3-4kg。1至2月没有下种的,当前抢时搭塑料拱棚下种育苗。
白及育苗技术:在大棚内起低垄做育苗池。育苗池宽150-200cm,深20-25cm,池上平铺塑料布,塑料布与土壤之间撒上杀虫剂。白及种子在0.5mg/L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5-12h,
用吸水纸吸干,
将滑石粉与萘乙酸的质量比10000:1混合物、种子按体积比50:1充分拌匀。拌好后种子播撒在育苗池上,密度3-5g/m
2
,播种后覆上透明薄膜,播种一周后每3天浇水一次,控制温度20-35
℃
,湿度60%-80%。
3、田间管理
当前正是蕲艾、夏枯草、射干(往年种),苍术、白及等药材发苗时期也是杂草生长的时期,除草应除早除小,控制田间杂草基数,防止后期发生草害。
春季如遇雨水较多,田块积水过多,易出现渍害烂根死苗现象。因此需及时清沟排水。
作物出土后,及早施肥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中药材的抗逆性。施肥应以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为主,适当增加氮肥。
4、抓菌类管理
茯苓,天麻是鄂东大别山区重要的道地药材,九资河茯苓,罗田天麻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前要做好茯苓备料和天麻下种工作。
三、下阶段准备工作
1、射干定苗
。
3月底至4月初整地开厢。厢宽80cm,沟宽30cm,深20-25cm。4月份育苗出苗,分2-3次间苗,定苗株距保持15-20cm,缺苗部分带土移栽补苗。
2、白前移栽
。
4月整地开厢,厢宽80cm,沟宽30cm,深20-25cm,移栽,株行距25cm×25cm。
3、菊花育苗和移栽。4月份推荐穴盘大棚育苗技术。选用6×12=72穴盘,基质采用加拿大产“发发得”育苗泥炭;或自配基质:东北泥炭50%、珍珠岩20%、砻糠灰30%均匀混合,装入穴盘,刮板刮平待用。推荐6月中下旬定植晚播,株行距30cm×10cm。
4、菌类管理。4月下旬至5月初茯苓下窖,5月份天麻培材。
5、加强田间管理。根据各药材的生长特性与其清沟沥水,旱区及时灌溉,及时防治春季蚜虫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