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
黄冈人民市政府
简体
繁体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1
2
3
4
导航
首页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院所简介
领导班子
研究机构
行管科室
农科要闻
农科要闻
媒体聚焦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技服务站
科技服务
科技推广
科普教育
实用技术
三农资讯
人才队伍
创新团队
党建文化
党的建设
群团建设
农科文化
专题专栏
科技赋能“510"工程
"五五"工程
信息公开
通知公告
招聘信息
政策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
实用技术
水稻抗灾夺丰收技术指南
文章来源:水稻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2-07-14
作者:陈杰、张群
字体大小:
【
大
中
小
】
当前正值主汛期
,
据气象部门预报,
7
月
5
~
10
日,在
黄冈
有较强
持续性
降水。
目前,我市
早稻田已全面进入
成熟期,
再生稻处于
抽穗扬花期
,中稻处于分蘖盛期,一季晚处于返青期,二季晚处于秧苗期。
长时间
的
降雨
会
对我
市
早稻
中
后期管理和收获、中稻的
苗期
管理和晚稻
播种
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根据当前水稻生产形势,为科学应对不利天气条件,
特
制定202
2
年
黄冈市
水稻抗灾夺丰收技术
指南
。
1
双季早稻
我市
早稻已进入
成熟期
,而此时长江流域
处于
梅雨季节,降雨偏多
,
易造成
稻瘟病、纹枯病
、
稻
飞虱
和
稻纵卷叶螟
的爆发
。因此,做好早稻抽穗扬花期管理很重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1
防洪排涝。疏通围沟和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提早应对洪涝灾害。对受淹田块,尽快排水露田,恢复根系生长活力,防止倒伏;利用清水清除稻株上的泥浆杂物,促进叶片功能恢复。
1.2
应对高温。对高温热害易发区域,后期应间歇灌溉,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切忌断水过早,防止早衰和高温逼熟。
1.3
病虫防控。高温高湿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
,
要做好水稻“两迁”害虫、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监测预警,
实
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促进农药减量增效。
1.4
适时收获。提早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适时抢晴收获。一般在颖壳90%变黄时收获,防止“割青”和“过熟”。有条件的地方采用集中烘干,避免稻谷霉变,确保颗粒归仓。
2
再生稻
再生稻
已全面进入抽穗扬花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2.1
水分调控。因
再生稻
正
处于
抽穗扬花期,一般
至少
保持5厘米左右水层
,
对低洼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坚持浅湿管理,防止长期积水
。
2.2
肥料运筹。看苗
情
追施穗肥,
建议
增施氯化钾5-7.5kg/亩
+氮肥5-7.5
kg/亩。
2.3
病虫
害
防控。要强化抽穗后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及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重大病虫防控,
及早打药
。
2.4
防范高温。如遇35℃以上高温将影响扬花授粉和结实率,可采取深水灌溉,以水调温,叶面喷施磷钾肥等措施缓解或减轻危害。对受旱稻田,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促进生长发育。
3
中稻
(
一季晚稻
)
当前,
中
稻大部分处于
分蘖期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3.1
合理晒田。要看田、看苗、看天气灵活晒田。一般叶色浓绿、生长旺盛的肥田,以及叶色青绿、长势一般、施肥不多的瘦田,以及灌水困难的旱田要轻晒;对保水性能差的沙土田,晒后土质易变硬、复水后难泡软的胶泥田,以及缺乏灌水条件的“望天田”,就不宜晒田。
晒田一般控制在
7
天左右,以晒至田面出现鸡爪裂纹、秧苗叶色转淡、叶片挺直如剑、进田站立不陷脚、新根现田面、老根往下扎为宜。
3.2
病虫防控。高温高湿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
,
要做好水稻“两迁”害虫、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监测预警,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促进农药减量增效。
3.3
一季晚直播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播后1-3天,选用丙草胺、苄嘧磺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药后至秧苗一叶一心期前疄面不积水,天旱可灌跑马水;如果在播种后天气条件不适宜,可将土壤封闭处理的时间推后,选用五氟磺草胺、丙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采取封杀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在第一次用药后,间隔12-15天,选用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氯氟吡啶酯、双草醚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二甲四氯钠、灭草松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舌草、丁香蓼、异型莎草等阔叶杂草及莎草,药后隔36小时复水,并保水5天。
4 二季晚稻
二季晚稻秧田苗期,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4.1防范洪涝灾害。秧田期如遇暴雨洪涝,要及时抢排积水,适当保持浅水层,防止雨后升温过快造成秧苗青枯死苗。对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秧苗被大水冲乱的抛秧地块,要及时移密补稀。对因降水冲毁秧苗不能及时栽插的地块,应尽快改种杂粮杂豆、薯类等旱粮作物,防止撂荒。
4.2确保适期移栽。对早稻晚收、茬口推迟的地块,采用适度干旱、化控等措施,减轻秧苗过高及秧龄过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施好“送嫁肥”,打好“送嫁药”,促进秧苗栽插后早发;抢时栽插,以密补迟,插足基本苗,防止分蘖减少带来穗数不足;移栽后15天内田间保持浅水层促分蘖,抛秧田要采取浅水促立苗,立苗后实行湿润管理,间隙露田,促进分蘖和根系发育。
4.3加强病虫防控。密切关注水稻病虫害发生动态,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穗腐病等病虫害,选用对口药剂,适时开展应急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