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
黄冈人民市政府
简体
繁体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1
2
3
4
导航
首页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院所简介
领导班子
研究机构
行管科室
农科要闻
农科要闻
媒体聚焦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技服务站
科技服务
科技推广
科普教育
实用技术
三农资讯
人才队伍
创新团队
党建文化
党的建设
群团建设
农科文化
专题专栏
科技赋能“510"工程
"五五"工程
信息公开
通知公告
招聘信息
政策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
实用技术
水稻淹涝伤害的防御及避灾减灾技术
文章来源:水稻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3-06-20
作者:
字体大小:
【
大
中
小
】
1.治水和防汛
大力兴修水利,修建防洪工程,迅速提高农田的抗涝能力,这是防止涝害的根本措施。在汛期,做好一切防汛准备,及时加固和加高围堤,根据水情有计划地进行分洪。内涝及时排除。
2.选用耐涝性强的品种
据调查,不同品种间耐涝性强弱也不同。要注意选用根系发达,茎秆强韧,株型紧凑的品种,这类品种耐涝性强,涝后恢复生长快,再生能力强。在相同的淹水条件下,粳稻损失最重,糯稻次之,籼稻较轻。
在选用耐涝品种的同时,还应根据当地洪涝可能出现的时期、程度,选用早、中、迟熟品种合理搭配,防止品种单一化而招致全面损失。
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抗性
水稻受涝后,在灾前生长是否健壮,对灾后恢复生机和减少产量损失的影响很大。故应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促使秧苗早发和健壮生长,使植株本身积累较多的养分,可显著提高水稻的耐涝能力。
4.水稻受涝后的补救措施
涝后水稻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必须先鉴定其是否受涝而死亡,未死的加强涝后补救管理以减轻损失。受涝后的补救措施主要有:
(
1)尽早排水抢救。
涝后应立即组织人力,集中一切排水设备,进行排水抢救。先排高田,争取让苗尖及早露出水面,就可减少受淹天数,减轻损失。但在排水时应注意,在高温烈日期间,不能一次性将水排干,必须保留适当水层,使稻苗逐渐恢复生机,否则如一次性排干,因稻田长期浸在水里,生活力弱,茎叶柔软,遇晴天烈日容易枯萎,反而加重损失;但在阴雨天,可将水一次性排干,有利于秧苗恢复生长。如稻苗受淹后,披叶很少,植株生长尚健壮,田面浮泥较多,也可排干搁田,以防翻根倒伏。
(
2)打涝飘浮物,洗苗扶理。
受涝秧苗在退水时,要随退水涝去漂浮物,可减少稻苗压伤和苗叶腐烂现象。同时在退水刚落苗尖时,要进行洗苗,可用竹竿来回振荡,洗去沾污茎叶的泥沙,对稻苗恢复生机效果良好。一般在水质混浊、泥沙多的地区,容易积沙压伤秧苗,若秧苗处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前期,可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扶理,结合清除烂叶、黄叶,有较好的效果。
(
3)轻露田,补施肥料。
排水后稻苗恢复生机,即进行一次轻露田,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根系活力,轻露田后结合灌浅水补追一次速效肥料。一般处于分蘖期的每亩可追施尿素
5.0公斤、氯化钾5.0公斤,以促进幼穗分化,壮秆大穗。若处于孕穗期,则应在破口期3
~
5天,每亩补施尿素2.5公斤。抽穗后进行1
~
2次根外喷施磷钾肥等叶面肥。后期坚持浅水湿润灌溉,以保持根系活力,活熟到老,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从而弥补因涝灾造成的有效穗不足和穗粒数减少的损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