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
黄冈人民市政府
简体
繁体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1
2
3
4
导航
首页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院所简介
领导班子
研究机构
行管科室
农科要闻
农科要闻
媒体聚焦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技服务站
科技服务
科技推广
科普教育
实用技术
三农资讯
人才队伍
创新团队
党建文化
党的建设
群团建设
农科文化
专题专栏
科技赋能“510"工程
"五五"工程
信息公开
通知公告
招聘信息
政策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
实用技术
极端高温天气水产养殖应对技术要点
文章来源:市农科院水产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08-08
作者:
字体大小:
【
大
中
小
】
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极端高温季节,养殖主体要抓紧时机组织对池塘、工厂车间等养殖设施装备进行维护整修,并确保水、电、路以及养殖机械运行畅通无故障,及时排除各项安全隐患,
提前备好增氧剂、消毒剂,有条件的可增加发电机、水泵、增氧机等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要高度重视人身安全,加强防中暑、防触电、防溺水等措施;养殖设施设备及投入品要做好防火灾、防晒等措施;养殖水体要做好防逃工作等。
二、加强水质管理,改善水体环境
1.适时降温。
高温或干旱发生前,虾蟹塘保持1.2米左右水深,鱼类养殖塘加深池水至2米以上,勿加水过满,以防雷暴雨时漫灌后跑鱼;还可以通过设置遮阳设施、使用低温水(或井水)降温、机械搅动等措施来缓解,保持水体温度相对稳定,避免水产动物因水温高、水体分层出现厌食、跳跃等强应激反应。
2.
增加水体溶氧。
合理开启增氧机,打破分层水,保持昼夜水体溶解氧的稳定。增氧机的使用应当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即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
谨防发生泛塘,
一旦出现缺氧征兆,应及时注入新水、开启增氧机或撒入增氧剂。
3.调控水质。
为避免高温期池塘底部黑化、发臭、“底热”现象的发生,可交替使用生物(复合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与化学产品(过氧化钙、高铁酸钾、过硫等),优化池底环境,避免水质浑浊;池水保持黄绿色或豆绿色,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若水体透明度低,池水混浊,及时在夜间换水。
三、做好病害防控,防止疫病发生
1.
死鱼无害化处理。
养殖水域出现的死鱼,要及时打捞上岸,尽快进行焚毁、掩埋等无害化处理,同时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及人体表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传播。
2.
坚持巡塘,及时发现病害。
加强对疫病的监测,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防控、早处理。
3.
准确诊断,做到科学用药。
准确诊断并对症下药,切忌滥用药,杜绝使用违禁药。对于容易出现的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传染性疾病,一般采取内服外用法防治;外用消毒一般可采用生石灰、三氯异氰尿酸粉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内服药可用三黄散等,或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一般连喂3-5天。对于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等,中华鳋病、锚头鳋病、鲺病可用精制敌百虫粉、溴氰菊酯溶液、辛硫磷溶液等。
四、科学投喂,促进鱼类生长
极端高温天气
,会加大
鱼类应激反应,发生疾病风险更大,因而
要投喂优质饲料,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多糖、抗应激中草药等。当
水温达到32℃时必须控料减料,水温达到35℃时应及时停料
。投喂要坚持“四定、四看、一检查”投饵法(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看天气、看水色、看水产动物吃食、看水产动物活动;检查水下有无残渣剩饵)。投喂饲料量以达到养殖鱼类 7-8 成饱为宜,控制在在 1-2 小时吃完,
防止饲料过剩引起池塘水质恶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