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省市中药材专家到英山县指导天麻生产

文章来源:中药材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4-11-11作者:熊飞
字体大小:【    】

 

    11月10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黄冈试验站站长、湖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研发首席、湖北中医药大刘大会教授带领湖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大别山区试验站站长、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所长王明辉、湖北神农蜜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阳晓一行英山县指导天麻生产。罗田县林业局、英山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湖北省森荣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湖北楚康药业有限公司、英山县立发家庭农场等参加活动
    刘大会一行先后到石头咀镇吴家山林场开展天麻测产。石头咀镇林下天麻生态菌棒模式种植现场刘大会为种植大户详细讲解了天麻生态菌棒种植关键技术,还提出了针对近年来大别山区长期干旱和多雨频发等极端天气的应对措施经测产,林下天麻菌棒种植模式天麻产量平均产量9.99 kg/m2林下种植天麻1亩有效面积为400m2推算林下种植天麻产量3.96 t/亩在吴家山林场传统段木种植天麻现场,经测产传统段木种植模式天麻平均产量12.18 kg/m2按1亩400m2折算传统段木模式种植天麻产量4.87 t/亩今年石头咀镇生态菌棒种植天麻选用的麻籽较小,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刘大会现场指出,与传统段木种植模式相比,菌棒模式种植的天麻具有显著优势:节材5/6,而且菌棒(玉米蕊、麦麸等配料)配合细枝木材,传统段木需要18 t/亩(段木规格为宽15 cm左右、长35 cm左右)左右;缩短天麻种植时间一年,菌棒模式当年3月种植,11月收获,而传统段木种植需要2年时间;提高种植户收益,由于节约种植时间,效益可提高1倍。王明辉指出,林下种植中药材充分利用林地生态优势,有助于解决药粮争地的问题;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测产结束后,刘大会一行到大别山茯苓、天麻育种繁育中心指导茯苓、天麻加工场房提档升级。
    刘大会团队针对天麻产业瓶颈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创制出天麻人工菌棒代料替材生态种植技术模式,替代了传统砍树培育蜜环菌菌床的种植模式,解决了种植物天麻菌林矛盾,节本增资效果显著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中药材团队开展了林下种植天麻、茯苓、黄精等模式及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研究,保护生态环境
7ceab410ef8a7c712c5740f1cc94a07_副本.jpg
 
0901558d651a792379816ac8c235b27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