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江苏省农科院联合举办的花生产供安全过程管控技术示范现场会在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召开,全国20多个科研院所、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及花生食品加工企业和部分花生生产大县农业主管部门领导到场,参会人数60余人;我院熊飞、王明辉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产品,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生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农产品安全和人民健康,因而备受关注。国际半干旱研究所副所长CLL Gowda博士,农业部科教司产业处副处长魏铠,湖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主任王盛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所长廖星、副所长廖伯寿,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副院长刘贤金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CLL Gowda博士对近期参观中国花生企业在预防花生黄曲霉毒素方面所做的成绩给予了极大肯定。
会上四位专家以PPT形式进行报告。廖伯寿研究员(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丁小霞副研究员(农业部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王晓林研究员(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院)、蔡磊经理(湖北永信食品有限公司),分别就“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综合防控技术”、“花生黄曲霉毒素监测技术与产品研究及示范”、“花生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控技术应用”和“花生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管控技术应用”分别做了详细的报告。与会人员从报告中学习了花生黄曲霉菌生长和产生毒素的条件,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特点,花生黄曲霉毒素的监测技术和综合防控技术。
为了真实看到花生企业在花生质量安全管控技术方面的应用,会议组把会议现场安排在湖北永信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花生休闲食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专业型企业,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城南工业园。从花生种子的低温储藏、花生种子安全检测、筛果、加工处理,到最后的花生加工食品称重和装袋等一系列生产线,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花生企业的花生生产加工全程管控技术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
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质和诸多天然保健成分,是广大消费者十分喜爱的食品,但花生极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所以保障花生食品安全成为保障人类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生产出成规模的无公害花生是当前花生产业化发展的首要工作。此次技术示范现场会,以科技理论研究、科研成果研发和观摩花生加工企业等方式,展示了花生产供安全过程管控技术研究成果,展现了花生加工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和先进的检测仪器。由于花生产供安全过程管控新技术和新成果的研发,花生食品安全检测成本大为降低,真正有利于花生产业和花生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