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 农科要闻

“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王明辉到罗田县指导中药材生产

文章来源:栽培所浏览量:发表时间:2016-08-23作者:王明辉
字体大小:【    】

    8月19日,“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王明辉到罗田县大崎镇陈家河村和大屋村指导中药材生产并提供科技服务。此次生产指导主要就大崎镇白芨、七叶一枝花的人工栽培模式和种植技术进行科技指导。
    在罗田县鑫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代表林海鸥的带领下,王明辉分别走访了罗田县大崎镇陈家河村和大屋村的中药材基地。经调查发现,白芨和七叶一枝花的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3个特征:一是白芨和七叶一枝花畅销态势供不应求,近年来民间滥挖严重,野生资源锐减,其价格持续上升,特别是七叶一枝花野生生长周期长,在罗田县大别山区已难见野生种;二是经科学研究证实,陈家河村和大屋村当地的白芨药材品质显著高于罗田大别山其它地方,安徽、河南、广西的科研人员和商业人士都曾到访调研和寻求合作;三是由于野生资源锐减和市场需求量大,白芨和七叶一枝花市场价值一路飙升,当地农民有增加种植规模的意向。
    针对陈家河村和大屋村白芨基地的种植情况,王明辉建议:一是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要求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排水良好的山地种植;二是白芨种植区要经常保持湿润,现在正处于持续干旱时期,如条件许可早晚可各浇水一次;三是白芨怕涝,如遇长期大雨要及时排水避免伤根。通过此次中药材生产指导工作,王明辉认为,一是要发挥好白芨和七叶一枝花作为中药材资源人工栽培成功的典范作用;二是名贵中药材野生资源正面临枯竭,为了加强物种保护和满足市场需求,应加大白芨和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三是作为科研人员,今后科技服务的方向以培育种苗为主;四是为今后中药材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方向。
    白芨和七叶一枝花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些年来,野生白芨和七叶一枝花资源不断减少甚至枯竭,但市场对这两种中药材的需求持高不减势态。罗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地理位置和气候特殊,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中药材优势资源突出,不仅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品质资源优良。罗田县大崎镇陈家河村和大屋村多位村民便因地制宜地对这两种中药材进行了一定规模的人工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