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3月9日上午,湖北省农科院与黄冈市政府在我院第一书记驻点村——浠水县巴河镇长安村联合召开2017年度黄冈市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暨精准扶贫现场会,全面拉开黄冈市深入贯彻落实“五个一”行动,推进农业供结侧结构性改革的序幕。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党委副书记刘杰,副院长邵华斌,黄冈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仁举,省扶贫办开发指导处副处长袁作新,浠水县委书记黄强胤,省农科院办公室主任鲁国梁、成果转化处处长胡兴明,黄冈市农科院院长瞿学文,副院长李蔚、张晓能,蔡正军出席现场会。现场会由邵华斌主持。
浠水县副县长汪秀芬代表浠水县委县政府致辞,她介绍了浠水县近年来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相关情况,向给予浠水县现代农业发展和科技扶贫工作大力支持的湖北省农科院和黄冈市农科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表示衷心感谢。
李蔚代表黄冈市农科院汇报了2016年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实施情况及2017年“五个一”行动暨精准扶贫工作重点。
刘仁举代表黄冈市委市政府讲话,他指出,黄冈市政府与湖北省农科院联合启动2017年度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暨精准扶贫工作,既是自2012年院市战略合作签订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活动,是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市农业科技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他要求,当前全市春耕生产如火如荼,脱贫攻坚正在攻坚拔寨,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的具体实施办法,借助农科院院所在人才、技术、平台等资源方面的优势,为供给侧改革和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完善“院县乡企联动”机制,精准对接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发展需要,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和积极因素,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攻坚战。
刘杰代表省农科院讲话。他指出,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是省农科院党委着眼于我省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服务全省“三农”发展大局,精心谋划提出的,2016年3月印发全省实施。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取得初步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被写进了2017年省委1号文件和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刘杰强调,2017年,省农科院将把开展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践。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督导检查、定期通报进展、及时评估实施效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省、市农科院向长安村赠送价值10万元的农资。省、市两院的水稻、棉花、油菜、花生专家为长安村村民进行高效生产技术培训,现场发放技术资料500余份。
参加现场会的还有省农科院科技处、果茶所、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所、畜牧兽医所相关负责人及专家代表,黄冈市农科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家代表,巴河镇党委书记宋雪聪以及长安村村干和村民代表。
现场会后,刘晓洪一行在刘仁举的陪同下,调研了湖北中禾粮油集团公司。黄冈市人民政府市长肖伏清会见了刘晓洪一行。
截止目前,在省农科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五个一”行动取得显著实效。一年来,启动重点研发项目15项,获得省科技二等奖1项、审定成果2个,转化应用新成果10项、推广面积50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8亿元;与15家农业企业深度融合;重点服务27个核心村,培养新型农业科技带头人30多名,举办科技服务培训52场次、培训农民2000人次;建档帮扶100个农户,助推230人脱贫;推进15名农业科技精英培养。逐渐探索形成了一批效果良好的成果应用转化和科技扶贫脱贫新模式。
2017 年,我院将以此次启动会为开端,全面拉开深入贯彻落实“五个一”行动推进农业供结侧结构性改革的全年活动的序幕。在长安村,重点建设1000亩、辐射带动10000亩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科技示范基地,开展订单生产,使该村2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在全市范围内,我院制订了2017年度五个方面的行动目标:一是围绕黄冈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筛选并启动重点研发项目10项;二是继续推进院企深度合作,与12家农业企业进行科企融合;三是全面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重点服务28个核心村;四是全面推进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建档帮扶100名农户,助推200人脱贫;五是大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农业科技带头人30名、举办科技培训会30场次、培训农民2000人次。
3月9日上午,湖北省农科院与黄冈市政府在我院第一书记村——浠水县巴河镇长安村联合召开2017年度黄冈市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暨精准扶贫现场会,副院长李蔚代表市农科院汇报“五个一”实施情况。
省、市农科院向长安村赠送价值10万元的农资。
水稻专家涂军明现场为村民培训水稻绿色丰产高效生产技术。
棉花专家李蔚现场为村民培训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专家常海滨现场为村民培训春季油菜、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栽培专家熊飞现场为村民培训花生田间高校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