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null
null
null
3月29日,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花生试验在红安县进行了展示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所长廖伯寿研究员、雷永博士出席示范观摩活动,黄冈市农科院栽培所所长常海滨、副所长熊飞及花生团队成员参加活动。
黄冈市地膜花生约有30万亩,地膜花生虽然给农业带来了较丰厚的经济效益,但是传统的聚烯不能降解,残留的碎膜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肥力水平,阻碍作物生长发育,破坏生态环境。长期以来,由于使用地膜覆盖,地膜残留对花生田土壤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加重,因此,生长中地膜花生面积呈明显减少趋势,且应用可降解地膜能够克服当前地膜花生的弊端,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
此次示范采用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两种比较试验,现场采用机械播种示范,既是一场应用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又是一场花生机械化播种示范。在现场,全生物降解地膜研发团队成员进行了讲解,全生物降解地膜由于其特殊的分子构成,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使用后能在堆肥、土壤、水和活化污泥等环境下,被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的酶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是治理白色污染最便捷的方法。廖伯寿研究员现场进行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花生田应用可降解地膜意义重大,可以实现农业环保和绿色发展。
花生田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为农民省去了处理和回收残膜环节,减少了花生用工成本,改善了土壤环境,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现场示范仅是推广花生田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第一步,在花生生长期内,花生站团队会进一步跟踪了解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情况。
廖伯寿研究员现场讲解花生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技术。
机械覆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