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 农科要闻

我院参加油菜全产业链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攻关现场观摩会

文章来源:办公室浏览量:发表时间:2017-05-15作者:黄威
字体大小:【    】

 

51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主办,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协办,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沅江市人民政府、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和湖南省农科院共同承办的油菜全产业链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攻关现场观摩会在湖南沅江举行。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刘天金,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湖南省农科院院长邹学校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科研院校的油菜岗位科学和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共计240余人参加了观摩会。我院党委书记、院长瞿学文,作物栽培研究所所长、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综合试验站站长常海滨参加会议。

现场会上,与会代表依次观摩了草尾镇四民村油菜全产业链绿色高效技术攻关集成示范基地、油菜全程机械化器械作业展示现场、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基地——港湾粮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高品质浓香菜籽油7D生产工艺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技术支撑单位专家分别介绍了高含油量高产机械化新品种中油杂19、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无人机高效田间管理技术、绿色高效高值化加工等十项核心技术。

陈萌山表示,长江流域油菜常年种植面积9300万亩,总产超过1200万吨,占全国总产82%以上,约占世界总产的20%,是世界最大的冬油菜集中产地。但与发达国家比,我国油菜生产水平低、规模小,种植效益差。加之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种植意愿消减势头明显。目前,实现油菜生产“345”目标,即每亩成本控制在300元以内,单产达到400斤,纯效益达到500元,已经“点上印证可行,面上可复制推广”,由此预测到2020年,国家规划的长江流域优质油菜生产保护区,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有望达到60%以上,综合生产成本下降20%以上。

陈萌山指出,油菜全产业链绿色高效技术攻关项目依托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已连续开展四年多,以一套覆盖产前(高含油量高产机械化新品种中油杂19)、产中(机播机收适度管理、缓释肥、一促四防、化学干燥等核心技术)和产后(7D绿色高效加工技术)的全产业链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实现了每亩生产成本300-350元,单产350-400斤,效益300-500元,扭转了油菜生产竞争力偏弱的局面。我国油菜主产区长江流域大面积示范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生产成本从每千克超过5元下降到2元以下,已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该项攻关对增强我国油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农民种植积极性、稳定长江流域稻油兼丰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为建设水稻油菜复种区6000万亩油菜生产保护区提供了技术支撑。

 

01.jpg

大会现场

 

02.jpg

陈萌山书记和官春云院士在示范基地现场观摩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