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 农科要闻

黄冈花生站在红安县进行绿色无公害花生试验测产

文章来源:作物栽培所浏览量:发表时间:2017-08-17作者:王明辉
字体大小:【    】

815,黄冈市农科院花生站团队成员在红安县种马场生态农场花生试验田进行了绿色了无公害花生试验测产。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雷永研究员、晏立英副研究员,黄冈花生试验站团队成员、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栽培所所长常海滨、副所长熊飞,红安县农业局、农技中心等相关人员参与测产活动。

今年,市农科院黄冈花生试验站在红安县进行了创新,探索开展完全绿色无公害花生试验。参与的试验品种有中花12号、中花9号、中花21、远杂9102、红安县地方红衣小果等,试验安排在红安县一个生态农场,试验规模100余亩,花生试验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未使用任何农药,采取的绿色生产措施主要有:

一、油菜作绿肥。多年来由于农田化肥用量加大,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地质量降低,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收入。油菜作绿肥还田是近年来农业上常见的一种秸秆还田的新型模式,试验田在秋冬季节种植油菜,到了花生种植季节时,打地时油菜直接打碎作绿肥还田。随着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油菜还田在农业生主上已经有一定规模,既能减少对化肥的使用,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性状,还能有效防止杂草疯长。

二、沼液还田。畜禽粪便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液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普通有机肥相比,畜禽粪便厌氧消化沼液中含有的氮、磷、钾分别高出22.1%,17.5%,20.1%,同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氨基酸,B族生素,腐殖酸,植物生长激素和数十种防止作物病虫害的活性物质。沼液的速效养分多,且不带活病菌和虫卵,容易被花生吸收。

三、使用生物降解地膜。今年,黄冈花生试验站首次使用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可为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降解的一种新型生物降解地膜。花生生长过程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侵蚀生物降解地膜后,由于细胞的增长使聚合物组分水解、电离或质子化,发生机械性破坏,分裂成低聚物碎片,真菌或细菌分泌的酶使水溶性聚合物分解或氧化降解成水溶性碎片,生成新的小分子化合物,直至最终分解成C02H20,几乎对土壤没有任何影响。但目前生物降解地膜的价格较高。

四、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用电来源,其将白天太阳能发的电贮存起来,晚上放电给杀虫灯具。杀虫灯具是利用紫外光对昆虫具有激备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趋性的特性原理,确定对昆虫的诱导波长,研制专用光源,利用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紫外光辐射对害虫间生的趋光兴奋效应,引诱害虫扑向灯的光源,光源外配置高压击杀网,杀死害虫,使害虫落下专用的接虫装置内,达到灭杀花生田间害虫的目的。

五、全程未使用任何农药。一般花生种植及生长期间都会使用种衣剂、除草剂、杀虫菌、防病药剂等。为了确保花生食品及花生植株等副产品的绝对绿色安全,该农场花生试验田内未使用任何农药,包括田间路边的杂草也未使用,除草均采用人工拔除。

六、花生秸秆喂羊。花生收获后,晾晒干燥的花生秸秆将用来做羊饲料的原材料。由于生长过程中未使用农药,花生秸秆安全可靠,既提高了花生秸秆的利用率,又降低了养羊成本。

雷永、晏立英、王明辉、常海滨、熊飞等测产专家现场进行取样测产,并形成测产报告。

食品安全关乎人体生命健康,花生食品安全关系花生产业发展程度。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污染、食品安全危害事件频发,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极大提高。花生在种植过程及贮藏期间,极易受黄曲酶毒素、防治病虫害药剂、除草剂等毒害污染,威胁人体生命健康,也极大影响着花生产业市场和花生效益。本次绿色无公害花生试验为花生产业绿色、健康、高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思路。本次绿色无公害花生种植模式,特别适宜在生态农场推广。

 

1.jpg

黄冈花生站团队在红安县进行绿色无公害花生试验测产

 

2.jpg

测产现场

3.jpg

生物降解地膜碎片化

4.jpg

太阳能杀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