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null
null
null
黄冈自6月8日进入梅雨期,雨水偏多,造成棉田湿度增加,雨后高温,土壤中枯黄萎病菌随蒸腾作用通过根系向主茎传导,造成死苗死棵、蕾铃脱落、叶片早落、植株萎焉枯死等现象,病害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毁灭性强、根治困难以及重复传染侵害的特点,如果防治不及时或者防治不住,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40%-50%,甚至绝收。
从田间调查来看,今年枯萎病发生比往年偏重发生,有些田块发病率达50%以上,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病害的防治刻不容缓,目前病害防治应从两方面着手,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病菌传播、提高植株抗性和配合药剂防治。
(1)加强中耕,提高土壤通透性,尤其雨后及时排水和中耕松土,散墒降湿,可降低病害发生;
(2)合理密植,严格防止棉株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并及时整枝、化控,提高棉株抗逆性;
(3)及时到田间调查,一旦发现有零星病株,最好立即拔除,带到田外销毁;
(4)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实行氮磷钾配方施肥,增施钾肥,增强棉花抗病能力,减轻危害。同时根据棉花长势,进行叶面喷肥,尤其避免后期出现脱肥现象;
(5)药剂防治,当田间零星发生时, 可喷施“菌杀特”400-500倍液、枯萎康1000-2000倍液、乙蒜素500倍液等药剂,每隔20天喷一次,连喷2次;对严重发生的棉田,可用黄腐酸盐、30%恶霉灵稀释600-800倍液对病株进行灌根,连灌2次,间隔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