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 农科要闻

热烈祝贺我院水稻A优338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文章来源:水稻所 浏览量:发表时间:2020-06-21作者: 张盛
字体大小:【    】

 01.jpg

 
2020年6月12日上午,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黄冈设置了分会场召开了视频会议。会上,应勇向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奖者刘经南院士颁奖,并请他到主席台就座。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主持大会。省政协主席徐立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出席。副省长肖菊华宣读《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省领导和刘经南院士向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颁奖。大会隆重表彰2019年度为湖北省科技事业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2019年度省科技技术奖共守将326项,其中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自然科学奖28项,技术发明奖2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44项,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11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5项。
我院“国标二级优质香型杂交晚稻新品种A优338及其不育系A4A的选育与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不育系A4A、组合A优338及其恢复系R338均为黄冈市农科院自主选育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为止湖北省选育的杂交稻新品种中最具原创性的科技成果之一。A4A米质为高直链淀粉含量、低垩白的三系不育系,非常容易配出国标三级以上的优质稻米,已经审定的晚稻品种A优338和A优442米质均达国标二级。其中A优338是湖北省2013年晚稻主导品种,集品质优(国标二级)、产量高、穗大粒多、熟相好、抗倒性强、米饭有香味等诸多优点于一身。2006-2007年省预试和区试中米质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有香味,适口性好。2007年湖北省晚稻区试平均亩产526.19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2.69%,达显著水平,七个试点,六点增产,增产点占86%。该品种茎杆粗壮,抗倒伏力强,适合机械化收割。制种产量高,高产田块亩产可达250公斤。
晚稻品种A优338为国标二级米,达到了优质稻米的标准,受消费者欢迎,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科技支撑;对稳定双季稻面积做出了贡献,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A优338和A4A的选育应用解决了优质与高产的矛盾,加快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品种更新换代,为育种家提供优质种质,创新水稻优质育种技术,显著推动水稻产业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