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 农科要闻

创新驱动“新动能”—黄冈市农科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文章来源:科研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0-12-15作者:吴宇
字体大小:【    】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通知,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经过严格筛选、层层审批,最终脱颖而出,成功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培养、引进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培养年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有效载体,是科研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加快黄冈市农业科学院走深走实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凸显人才强院、特色发展优势,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领先地位, 助推黄冈农业和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添加科研创新“催化剂”
自建院以来,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高举科研创新旗帜,紧盯黄冈主导产业,狠抓产业科研攻关、聚焦聚力三项建设(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建设),在科研创新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十三五”期间,先后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共8项,其中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科技推广二等奖1项,黄冈市科技进步奖1项。
市农科院科研平台丰富,其中,国家级平台13个,省级平台12个,产学研合作基地9个,合作(软)平台7个。此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犹如一针强力“催化剂”,将进一步加快产学研有机结合, 加快人才与科研主体桥梁搭建,加快科技服务效能彰显。
打造招贤纳士“引力场”
市农科院始终秉承科研立院、人才强院理念,着力发挥“引进一名科技人才、突破一项科研难题、培养一批人才骨干”的链式效应,先后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团中央青年积极分子、省劳模、省青年科技奖、市十大杰出人才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当前,市农科院在职职工95人,尽管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数约占一半,但博士学历人数仅有一人”。市农科院主要负责人介绍。市农科院将依托科研工作站“引力场”,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走进黄冈,填补高尖端人才短缺空白,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破解科研攻关难题,开辟产学研有机融合的新通道,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
点燃社会服务“核能量”
市农科院以强化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公益性职能为目标,着力优化农业科技服务,着力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积极组织科技人才投身农村、扎根农企、服务农民,社会服务“核能量”成效显著。
近五年来,组织全院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新品种、新技术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推广水稻、棉花、油菜、花生、玉米等新品种、新技术50多项;累计推广示范面积1200多万亩;15个自主研发的新品种,覆盖了我市粮棉油主要产区,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15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为长江中下游和黄冈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下一步,市农科院将紧紧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围绕重大科研课题和前沿性技术研究,加强与高等院校联合攻关,向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冲刺;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加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攻关,解决制约生产的重大难题;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协同攻关破解农业生产质量不高、效益不佳的问题,为黄冈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