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 农科要闻

省农科院副巡视员夏贤格到我院调研 “稻-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文章来源:食用菌团队浏览量:发表时间:2021-03-10作者:吴凡(文)丁凤菊(图)
字体大小:【    】

01.jpg

3月9日,湖北省农科院副巡视员、省生态循环农业创新体系首席夏贤格带队前往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稻-菇”基地查看大球盖菇、羊肚菌生长情况,调研“稻-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构建与应用项目实施情况。我院院长陈展鹏、副院长蔡正军、食用菌团队科研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全程陪同。
02.jpg
夏首席一行依次前往大球盖菇、羊肚菌示范大棚,大田栽培试验地,湖北健鼎公司大球盖菇连片示范区。食用菌团队负责人杨俊详细向夏首席介绍了开展的大球盖菇配方、菌种量对比试验,羊肚菌营养量、菌种量对比试验,设施大棚与田间小棚对比试验等工作。夏首席通过实地查看,对试验的丰富性和多元化给予高度的肯定,同时嘱咐食用菌团队在栽培期间应保持生物多样性,日常记载需更加详尽,抓紧时间进行栽培技术总结,形成规范性文件。
03.jpg
“稻-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构建与应用以水稻田作为基础载体,保障基本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冬闲田栽培大球盖菇和羊肚菌,解决冬季农业生产缺效益问题;同时,利用大球盖菇作为草腐菌的自然属性,综合考虑湖北地区农作物生态区域分布情况,目的性收集不同农作物秸秆(稻草、谷壳、玉米芯(秆)、油菜秆、棉花秆、花生壳、葡萄藤、桑树枝等),通过不同的基料用量和配比,针对不同生态区,特异性选择最佳配方,促进早出菇、出好菇。针对当前农村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问题,我们也因地制宜的研究大球盖菇轻简化栽培技术和联合科研科研发大球盖菇切片装置。目前,大田栽培羊肚菌第一茬已全部收获,亩产近400斤;大球盖菇正处在爆发期,正在收集田间试验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04.jpg
我院将以夏首席的意见为指引,不断优化“稻-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轻简化栽培、农机设备研发、食用菌品牌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动黄冈“稻-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