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 农科要闻

湖北稻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现场观摩会在黄冈召开

文章来源:食用菌团队浏览量:发表时间:2021-03-29作者:杨俊(文)王蓉(图)
字体大小:【    】

 

稻菇观摩现场2_上传.jpg

 

3月25日,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黄冈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行动“稻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现场观摩会在黄冈召开。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市农科院、襄阳农科院、十堰农科院、咸宁农科院、荆州农科院、宜昌农科院、黄冈农科院等40多名体系相关领导,岗位专家、试验站骨干以及种植示范户参加会议。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杨朝新处长参会指导工作。
“稻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指的是以水稻田为载体,秋冬季节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稻草、谷壳、玉米秆、玉米芯、油菜秆、花生藤、花生壳、棉花秆等)栽培大球盖菇的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既能够解决冬闲田缺效益问题,又能够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真正意义上实现绿色、高效、循环。
代表们先后参观了团风方高坪镇和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两个示范基地,观摩了大球采菇采收现场,认真听取负责人对示范基地的介绍,随后开展座谈会。
会上,生态循环农业创新体系各试验站汇报了稻菇绿色高效技术模式示范相关研究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杨朝新指出稻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很快,形成了较大规模,要聚焦全产业链发展,加强科研与市场主体的结合,补齐产业短板。黄冈市农科院院长陈展鹏表示,稻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接下来还要在菌渣还田后水稻病虫害情况以及水稻季如何施肥等问题做研究,同时在培育大球盖菇新产品市场上下功夫。
最后,创新体系首席夏贤格对稻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各个试验站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接下来工作重心要转移到轻简化栽培和稳产高产关键技术研究,要从模式的可持续性论证上持续攻关,进而为生态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