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红安1名8岁男孩核酸检测呈阳性……
随着红安县排查出第一例核酸阳性患者,黄州城区迅速进入全面疫情防控模式,市农科院党委紧急部署,全体党员挺身而出,迎难而上,齐心协力,筑牢防疫“安全网”。无论是冒着炎炎烈日在卡口值守,还是穿梭在楼道里流调摸排,他们再次用实际行动彰显出了农科人的责任担当和奋斗底色。
这一刻,全体党员再集结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
8月3日,集结号吹响!全体党员纷纷响应,踊跃报名。“全脱产下沉,我报名……”“我已下沉到毛纺社区……”。院党委成员带头第一时间下沉到社区,不到一天时间,44名党员全部下沉到位,分布在14个社区,其中15名党员全脱产。青年党员陈杰,去年疫情期间负责了滨湖苑小区B栋的入户排查,对B栋2个单元的住户情况如数家珍。自诩为“流调摸排老司机”的他,今年又再次报名参加排查工作。果树专家徐丽荣,在接到流调摸排任务的时候,收到了医院关于父亲癌细胞扩散的通知......承受巨大压力的他,没有向组织报告家里的特殊情况,安顿好父亲后,又第一时间返回岗位执行任务。这样的感人事迹很多很多,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逆行在防疫路上,勇做疫情防控大网的编织人。
这一次,党员下沉织牢防疫“安全网”
连日来,为应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市农科院的全体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精准排查、卡口值守,为守紧筑牢安全第一道防线提供坚强力量支撑。“已经连续3个夜晚入户摸排、宣传疫苗接种知识,只要疫情不扩散,再辛苦也值得。”8月7日晚上22:00点,手棒一叠叠摸排表的党员们,从包保的滨湖苑小区A栋出来,汗水早已湿透衣襟。院党委成员、副院长张晓能忙完单位工作又参与排查和值守,来回奔跑在单位和防疫之间;行政党支部书记林璟,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依然坚持在宝塔小区包保28家76人,通过电话架起了一座“爱心桥”。在解除医学观察后,又下沉到造纸厂小区卡口值守,一站就是6-7个小时,而且这个小区独居老人、失业人员、流动居民、残疾人较多,疫情防控难度和压力非常大,老人、小孩的防护意识薄弱,她总是不厌其烦的提醒他们戴好口罩。青年党员陈秋实,强忍身体不适,坚持挨家挨户排查,摸排59户159人;刚上班不久的年轻女孩王蓉,浑身散发着年轻人的朝气,她胆大心细,不惧困难,勇往直前,一个人包保88户摸排148人。性格温和的高小芳,面对不配合居民,总能够用耐心和爱心化解矛盾。工作认真负责的“王明辉”日夜穿梭在排查路上,一个人包保106户302人。滨湖苑小区B栋摸排小组负责人、青年党员黄威,在他的组织下,B栋1单元入住的54户和2单元入主的52户居民(包括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和近期行程在最短时间内全部摸排清楚。
“你好,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请测量体温!”在滨湖苑门口,院党委成员、副院长蔡正军正忙碌着为进出人员、车辆“测体温,验行程码……”,科研支部书记戴宝生和他的同事闫振华,从8月9到13日已经连续值守一个星期了。老党员余少英负责江岸名都小区的值守,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俨似一名战士坚守在岗位上。她说:“疫情防控,怎么严格都不为过!”这些“红袖章”们,冒酷暑,顶暴雨,一站就是一天,身上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但他们一丝不苟,始终坚守着,只因心中有一个意念:不让疫情再次侵袭黄州人民。
晚上十点多,滨湖苑小区综合党支部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全体下沉党员在支委的带领下,正在针对防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复讨论。人员调度、物资调配、信息沟通、应急情况处理……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闪失。滨湖苑小区综合党支部支委张登科说:“我们小区居住的人员多,防控任务重。大家都是单位的中流砥柱,既要处理本职工作,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危难时刻冲锋在前,充分体现了全体党员的大局意识和担当精神!”
……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与病毒争分夺秒,不厌其烦、不惧危险,一次次耐心解读防控要求,一遍遍反复核实摸排信息,一趟趟在卡口做好测温扫码登记。尽管有时候会遇到不理解和不配合,但是依然会为居民的一句“你们是为了大家好,谢谢你们!”的话语而感动不已,为微信群和电话里“本人及家属无上述情况”的回复而长舒一口气。
他们用责任诠释青春无悔,以担当彰显青春本色,用实践证明了农科人在关键时刻信得过,顶得上,靠得住。
流调摸排
卡口值守
召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