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 农科要闻

院长涂军明带队参加黄冈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行动成立暨走进团风服务行动

文章来源:科研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2-06-01作者:丁凤菊
字体大小:【    】

 01.jpg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开展“下基层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实践活动以及全省“万名专业人才智汇基层”活动的部署要求,5月31日,市科协联合市乡村振兴局开展黄冈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志愿服务团成立暨走进团风服务活动,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元西出席活动并讲话,我院院长涂军明、副院长蔡正军及相关专家参加。会议由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骆明正主持活动。
吴元西充分肯定了市科协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科普助推三产融合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组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志愿服务团,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发挥农业科技人才智力优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基层、农业一线集聚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时机合适,意义重大;他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将服务团(队)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牢牢抓在手上,每位参与服务的科技工作者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情投入、真心融入,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努力成为实干担当的乡村振兴“领头雁”;他要求,要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要以我市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要加强农村科普教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加强乡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形成创新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的新局面。
涂军明作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志愿服务团团长发言,他表示,为进一步推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发挥实效,将从三个方面来推进落地:一是协同创新,强化动能支撑。严格落实张家胜书记视察农科院的指示精神,围绕我市“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瓶颈问题,布局创新链,提升价值链。重点抓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推进瓶颈技术由单点突破向集成创新转变。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为主导,结合产业需求,着力转化一批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效果好的优质科技成果。大力推进产学研用融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到产业化实践中,将农业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二是协同推广,强化有效供给。为扎实推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志愿服务工作,将围绕一县一品、一村一业在全市建设一批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明显、科技要素集中、示范效果显著的农业科技服务站。刚才,市农科院联合市农学会把首个“黄冈市农业科技服务站”的牌子授给了全市优质稻米龙头企业-黄冈东坡粮油集团,这标志着此项工作正式启动。我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每个县市区遴选1-2个市场主体(或示范村),建设20个左右的农业科技服务站,长期派驻专家团队定向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推广、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服务,推进科技成果“到生产中去、到企业中去”,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三是协同发力,强化机制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联合协作,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组织保障;落实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机制,确保完成预期任务,为专家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借助各类媒体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新机制。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活动中,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熊心咏详细解读了《关于推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标志着黄冈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志愿服务团正式组建,该团由10支农业专家志愿服务队组成,我们派出六支专家志愿服务队专家成员主要来自黄冈市农学会、黄冈市农科院、黄冈师范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涉农院系和在黄冈建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领域覆盖优质稻米、蔬菜、道地药材、茶产业等黄冈十大重点农业产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重点领域。
02.jpg
 
03.jpg
 
04.jpg
 
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