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
黄冈人民市政府
简体
繁体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null
1
2
3
4
导航
首页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院所简介
领导班子
研究机构
行管科室
农科要闻
农科要闻
媒体聚焦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技服务站
科技服务
科技推广
科普教育
实用技术
三农资讯
人才队伍
创新团队
党建文化
党的建设
群团建设
农科文化
专题专栏
科技赋能“510"工程
"五五"工程
信息公开
通知公告
招聘信息
政策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科要闻
>
农科要闻
我院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国际领先评价
文章来源:办公室、水稻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02-21
作者:蒋艳艳、邓秋雨
字体大小:
【
大
中
小
】
2月18日,湖北省作物学会在华中农业大学组织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对我院主持完成的“早熟丰产优质双季杂交稻新品种培育与应用”成果进行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突破了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杂交稻品种瓶颈,在“三双”(双季、双杂、双早熟)品种配套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评价会由湖北省作物学会秘书长、华中农业大学黄见良教授主持,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教授担任组长,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研究员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吴文革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唐启源教授、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邹国兴研究员、武汉大学朱仁山教授。
会上,我院作为主持单位,汇报了成果的研究背景、主要创新点、应用情况及社会效益。该项目针对双季稻北缘地区早、晚稻生育期长、产量低、品质差等难题,历经18年科研攻关,集成了双季稻优异种质四维选育方法和“1父多母自然授粉”杂交配组模式,成功创制早熟、优质、强配合力三系不育系玺A、益9A和恢复系冈恢441、冈恢447等种质14个,培育出4个早熟优质杂交早稻品种和9个早熟优质杂交晚稻品种,完成了“三双”品种配套,研发了与“三双”新品种配套的繁制种和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实现了杂交早晚稻丰产与优质协同提升,为稳定湖北省双季稻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品种支撑。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并审阅相关材料后,经质询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突破了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杂交稻品种瓶颈,成果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在“三双”品种配套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次成果评价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院在双季杂交稻新品种培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院长涂军明表示,下一步我院将乘势聚能,加快促进种质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奋力谱写新时代种业兴农新篇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