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 农科要闻

科技赋能红薯产业升级,春耕一线送智又送“礼”

文章来源:成转科、办公室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3-14作者:张中南、蒋艳艳
字体大小:【    】

 

    3月13日,院长涂军明带领院专家服务队深入红安县瑞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闹春耕”活动开启春耕序幕。省农技推广总站柴婷婷科长、省农科院杨新笋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蔡兴奎教授等省市专家齐聚田间地头,为红安苕产业提质增效“把脉开方”。
    副院长缪志锋主持薯类产业提质增效研讨会,院成转科张中南详细汇报了红安苕科技服务站年度工作进展情况。与会专家围绕红安苕品种配套、茬口衔接、绿色防控、品牌建设及深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我院与薯芋产业研究院、瑞沣合作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向合作社赠送高档生物有机肥10吨,红薯脱毒种苗2000株,优质果树苗500棵、鳜鱼鱼苗300尾,技术手册1000册。通过“技术+物资”双线支援,切实解决生产难题。
    田间课堂环节,专家们在春耕一线开设沉浸式教学。杨新笋研究员现场演示脱毒红薯苗扦插技术;蔡兴奎教授指导马铃薯“覆膜早熟”栽培模式田间管理要点。院畜牧所所长熊海谦讲解生态养殖循环模式、水产所工程师熊勇介绍鳜鱼苗分级投喂技术、果茶所孙杨炀示范“开心型”果树修剪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操作演示,赢得农户获评。
    此次活动以科技赋能为核心,以红安苕科技服务站为枢纽,形成“专家驻点指导+云端实时问诊”的全链条服务网络。院长涂军明表示,下一步我院将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及种业振兴战略,联合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省农科院等专家力量深化协同创新,聚焦红安苕全产业链,攻关种质创新、化肥减量、绿色防控及高值加工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服务强县工程及国家粮食安全。
 
IMG_2117_副本.jpg
 
IMG_2142_副本.jpg